图片
图片
静心品菜根。※※※※※※ ※※※※※※
※原文
立百福之基,只在一念慈祥;
开万善之门,无如寸心挹损。
挹(yì):把液体盛出来;同“抑”,抑制住。
挹损:减少或缩小、贬抑、谦逊。
※译文
建立百种福分的根基,只在一念之间慈悲仁义;
开启所有善行的大门,不如打心眼里谦逊克制。
※评析
慈悲仁义也好,谦逊克制也罢,都是向内求。众善奉行,则是向外界传递善意。向内求,是通过内在的修养,达到所思所想皆不逾矩,想的、做的都是好的。向外求,则是通过行动来践行感悟,实现知行合一。内求,外行,都是修行的路径。没有谁更重要,谁更牛逼。
很多话,如果是用”与其,,,不如,,,”这个句式来说的,都要注意甄别。因为很多比较根本不在同个维度,而且两者也不冲突。比如说,与其吃午饭不如吃完饭,与其午睡不如晚上睡。
所以,既然追求活得更有价值,那就既注重内心修养,也注意积德行善。内外兼修,甚至还可以引导别人向善、行善的方式,实现人生价值。
※※※※※※ ※※※※※※
※善恶不相抵
佛家、道家以及传统伦理思想中,有一个很重要的观念,叫作“善恶不相抵”。这句话意思是,善行和恶业不能简单地互相抵消,而是各自产生相应的果报。
举个不恰当的例子,帮助一个人,并不意味着就可以陷害一个人。监狱里的罪犯,并不是捐善款就可以赎罪。
传说,道教天师张道陵在蜀地时,曾降服了一条兴风作浪的孽龙。
孽龙求饶说:“我虽作恶,但也曾帮百姓降雨,可否功过相抵?”
张天师回答:“降雨之善,自有善报;作恶之罪,也必受罚。善恶不能相抵。”
最终,孽龙被镇压,但因曾行善,未被彻底消灭,而是被罚镇守道观,以赎其罪。
※※※※※※ ※※※※※※
▼点击下方卡片,览国学经典,悟传统文化
图片
往期推荐:
《菜根谭》修身篇之二十三:他很有趣
《菜根谭》修身篇之二十二:坏人基因
《菜根谭》修身篇之二十一:宇辉获奖了
欢迎关注+在看+点赞
图片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在线配资软件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